首页  >>  时政要闻  >>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www.gxbsrd.gov.cn  2021-11-19 09:25  阅读:238431次  作者:余 锋 骆万丽 吴丽萍等  编辑:班洁  来源:右江日报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

  八桂大地,旖旎多姿。山的清秀,水的灵动,海的浪漫,每一处风景,都蕴藏诗意。这里,承载着壮乡儿女的乡愁;这里,是八方宾客的“诗与远方”。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和指出问题整改为契机,守护好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创建生态文明新标杆

  金秋十月,大明山主峰北面半山腰上的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下水源庄,清泉潺潺,峡谷深幽,一座座山庄民宿别具特色,吸引着游人前来“打卡”休假。“环境保护让我们的山水越来越好,原生态的风景成了旅游胜地,美丽的山水让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下水源庄村民老樊说。

  上林县在2017年9月成为广西首个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的县份。近年来,该县确立“生态为本、绿色崛起、旅游兴县、共享小康”目标,以生态引资金、以资源换项目,大力培育山水牛、生态鸡、生态旅游、光伏电站等特色产业,走上绿色发展快车道,在2020年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上林县依托生态环境优势“破茧成蝶”,是我区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指引下,广西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高歌猛进。

  截至今年10月,广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授牌命名的市(县、区)分别达到13个和4个,数量位居全国西部地区前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南宁市良庆区将厚植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强首府战略有机结合,实现了城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促进、双丰收。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千年侗寨,生态三江”为目标,在生态产业、生态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巴马瑶族自治县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金秀瑶族自治县探索基于瑶乡特色的转化路径,涌现出了瑶族民俗村、特色瑶族民宿群、瑶药产业基地、药茶产业示范园等一大批“两山”转化典型案例……

  如今,在这些“国字号”生态名片的示范带动下,八桂大地呈现绿水青山、江山如画的美好图景。

  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发源于宾阳县思陇镇南关村廖屋山麓的沙江,河段总长62.4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宾阳造纸、制革产业迅猛发展,这条“清水河”变成了“臭水河”。201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沙江重金属污染综治项目建设。如今,整治后的沙江水清岸绿,宛如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诗意画卷。

  为守护好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广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和指出问题整改为契机,解决了一批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落实了一批涉及群众生态环境权益的民生实事,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升并持续保持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广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天更蓝——今年前三季度,全区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1%,优良天数比率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连续3年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

  水更清——今年前三季度,全区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有108个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水质优良比例为96.4%;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广西有10个设区市跻身全国前30名(其中7个市跻身前10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柳州市继2020年获得全国地表水水质冠军后继续名列全国第一。

  地更绿——持续加大投入进行国土绿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分别投入20多亿元和80多亿元开展漓江流域和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的62.3%提高到2020年的62.5%,居全国第三位;红树林总面积9330.34公顷(占全国的32.7%),仅次于广东省(1.22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二。

  家园更美——全区共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自然保护地面积225.36万公顷,自然保护区78处,居全国第六位。目前,广西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达1.8万多种,居全国第三位,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和资源基地。

  生态产业渐入佳境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时间,更需要勇立时代的潮头,因地制宜变革创新。

  近年来,广西坚持生态立区、生态惠民,陆续出台一系列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改革方案,使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制度依据,并通过绿色GDP考核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作为农业大省(区),近年来,广西大力开展“10+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清洁技术,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农业生态循环绿色发展,水果、桑蚕、糖料蔗、秋冬菜、优质鸡、罗汉果、茉莉花(茶)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从2016年的0个增加到目前的18个,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在融安县,金桔产业产值由2016年的4.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6亿元,实现滑皮金桔出产量全国第一,帮助2.8万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摘帽;在容县,国家沙田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沙田柚)质量安全示范区已成功创建,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20多万亩,综合产值达30多亿元;在乐业县,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享誉区内外,带动其他农产品产业发展……一个个“广西好嘢”,折射广西生态农业迎来高光时刻。

  丰富的森林资源,让生态林业持续增长有了充足的“绿色家底”。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以八角、松脂、香樟、肉桂、澳洲坚果、核桃及油茶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持续做强做大以松脂、木耳、中草药等为主的多业态综合利用、融合发展的林下经济有机产业,积极打造以森林全域旅游发展新业态为主的健康产业,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477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521亿元,跃居全国第二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4698亿元,同比增长12.55%。

  如画山水,同样助推生态服务业稳步提升。近年来,广西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深入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和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知名的宜居康养胜地和世界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从2016年的28家增加到目前的87家,贺州市姑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柳州市大龙潭景区、崇左大新“大德天”景区获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成为广西响当当的“绿色名片”。

  走绿色发展之路,工业、能源产业同样不能拖后腿。

  广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工业逐步崛起。目前,已初步建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的绿色工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打造了汽车、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以柳州、南宁、贵港、桂林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先后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45个、国家级绿色产品30种。

  能源绿色转型明显加快。截至今年9月,广西境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约5372万千瓦,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合计约3156万千瓦(比2016年增加1220万千瓦),占电源装机总装机容量比重的58.7%。

  绿色发展永无止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八桂儿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子孙后代呵护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书写新的篇章。(原载《广西日报》2021年11月16日第一、二版)□广西日报记者 余 锋 骆万丽 吴丽萍 谭卓雯 陈 静 张 雷 黄廷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