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出席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百色市代表团代表们审议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院”)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总结工作亮点纷呈,部署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符合自治区党委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是一个体现政治性、人民性和法治性高度统一的好报告。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聚焦主责主业,牢记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更加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高质量法治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秦如培代表说,过去一年,“两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我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大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审结涉黑涉恶案件152件703人;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涉金融纠纷案件85583件,为金融机构执行回款129.08亿元;着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云上法院”入选全国“2021年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不断加强更高水平平安广西、法治广西建设,依法起诉涉黑涉恶犯罪669人、“保护伞”11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脚底”“头顶”安全,开展了全国首例省级院检察长公开网络直播听证;以能动检察履职助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依法惩戒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起诉1472人。“两院”报告关于2022年工作安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关键是要继续坚持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见真章。
何良军代表说,过去一年,“两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政治站位高,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区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用心用情精准开展司法服务,以最低的司法成本达到了最大效果,实现了司法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切实加大对特殊群体权益的保护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证。他建议,合理利用司法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有效节约公共资源成本。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确保普法责任制落实到位,促进我区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葛国科代表说,“两院”报告主题鲜明,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数据案例,以数据说话,用案例支撑;二是突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和市场主体权益,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突出贴近民意民生,坚持司法为民,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他建议,加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力度,尤其是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加大“三官一律”进校园活动的力度,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周武红代表建议,加强基层智慧法院建设的指导力度,提高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水平。用身边典型加强正面宣传,讲好司法故事。审慎稳妥办理涉民企案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杨春庭代表建议,针对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难、法检两院系统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从人大角度向国家呼吁,从国家层面推动解决。
廖品琥代表建议,加大“两院”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赵桂兰代表建议,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更加注重队伍思想教育。加大法检干部队伍的培养力度,让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黄卫平代表建议,在营造更加美好的营商环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更多努力。
谢志强代表建议,对工作量大、有重要贡献的法律工作者,要加大表彰力度。
(本版图片由 周福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