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之城建综述

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之城建综述

www.gxbsrd.gov.cn  2022-11-28 09:12  阅读:129749次  作者:梁中贵  编辑:卢晓丽  来源:右江日报 
绘城乡新画卷 筑幸福宜居城
——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之城建综述


  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品质加速提升,20年,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绘就百色新画卷。

  2002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城乡建设快马加鞭,城乡颜值不断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城市品质

  美丽右江逶迤而过,半岛公园绿意盎然,道路两旁树木苍翠……行走在百色城区的街头小巷,绿意扑面而来,不仅能看得见绿,还可以亲近绿、走进绿、享受绿,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景象。

  200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抓谋划、抓实施,逐步实施城市主次干道、新旧小区道路、百东新区周边交通线等道路改扩建工程,大力推进百东新区、田东县滨江新区、平果市果化综合新城、靖西市靖东新区、乐业县上岗新区等新区建设,打造了一批功能优、品位高、形象美的精品示范工程,推动城市功能和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吸引力显著增强。

  在注重提升城市“硬件”质量的同时,我市更突出“软件”品质的打造。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原则要求,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城市管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日常管理与突击整治、综合治理与专项治理、部门管理与社区管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解决城市“脏乱差”等问题。此外,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城市管理宣传力度,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城建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全体市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居民生活更幸福

  增加防护栏、铺垫植草砖、粉刷挡堵墙、硬化地面、新建电动车充电桩……经过一番改造,老旧小区纷纷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我市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做细老旧小区改造,从一件件具体工作抓起,采取更有温度、更具实效的举措,让群众居住环境越住越舒适,幸福感越来越强。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城镇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坚持公租房实物保障和货币保障并举,积极探索推进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2018年,我市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任务73个项目共57147套,棚户区改造实施规模位居全区首位。此轮棚户区改造改变了以往安置房位置偏、品质差的缺陷,安置点选址突出区位优势,将区域内最好的地块规划出来作为安置点,且周边配套了路网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等公共设施完善,力求让棚户区居民住得舒心。2019年和2020年我市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表彰。

  2021年,国家下达我市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是50个小区253栋4966户,我市自我加压开展了58个小区267栋5273户老旧小区改造,先后完成一户一表、小区道路翻修、小区绿化、增设充电桩、增设停车场等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内容,真正让老百姓住上安全房、放心房、宜居房。

  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067套、公租房46017套,发放住房补贴8152户,帮助约6万户城镇困难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居。2008年棚户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全市累计建设棚改安置住房近10万套,累计建成棚改50184套,累计回迁安置38098户,直接受益保障人群达11.43万人。

  聚焦宜居集镇建设 城乡发展更加融合

  走进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大片桑园和整齐的梯田展现在眼前,家家户户的楼顶是统一的琉璃瓦,显得古朴舒适……2019年以来,凌云县实施“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县城至下甲镇至伶站瑶族乡一带12个村屯建设得美观和宜居。这是我市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取得成效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优先对重点镇、少数民族乡因地制宜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镇综合承载力逐步增强,先后完成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县、10个百镇建设示范工程、13个少数民族乡建设任务,稳步推进11个乡改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大力培育田阳区百育镇壮乡芒果风情小镇、田东县祥周镇商贸物流小镇等自治区特色小镇,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2022年,我市全力实施集镇建设试点工程,已有10个乡镇开工建设住宅新区及配套设施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设施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农村旧貌换新颜

  群山环绕,草木苍翠,鸟语花香……走进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一栋栋青瓦白墙小楼环湖而立,“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景致宛若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完成52个乡土特色示范村、9个县(市、区)全域基本整治、33个设施完善型村庄、11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和2.2万栋农房特色风貌塑造,打造一批国家级特色乡村,实施7条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百色逐步形成“传承文明、桂风韵味、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风貌。

  其中,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获得国家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跻身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行列,靖西市新靖镇鹅泉村获得“广西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配合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我市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在全区率先实现所有村庄“三清三拆”“基本扫一遍”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屯内道路硬化项目全部竣工,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村公共照明、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自然村公厕等项目有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获得极大改善。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情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我市始终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坚持严整改、细排查、重精准、求实效,不断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同时,对全市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定期的全面督查和不定期的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相关部门落实整改,着力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2016年以来,我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1万户,实施改造面积311.4万平方米,助力全市12个县(市、区)顺利脱贫摘帽。□梁中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