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百色全力巩固提升易地搬迁成果

百色全力巩固提升易地搬迁成果

www.gxbsrd.gov.cn  2023-11-05 17:15  阅读:47979次  作者:梁中贵  编辑:杨煜智  来源:右江日报 
  百色全力巩固提升易地搬迁成果
  截至9月底,全市易地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45%

  今年以来,我市把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在“稳”字上做好“后半篇文章”,创新实施“七化七全”机制,持续巩固易地搬迁成果成效显著。截至9月底,全市易地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7万余元,同比增长13.45%。

  强化“属地”管理。114个集中安置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和“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栋长、单元长”的社区“双五级”管理体系。设立基层党组织147个,自治组织393个,配套组织277个,选配物业管理服务中心29个,选派驻点工作队员287人,配备社区干部297人,帮扶干部2.72万余人,实现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联系干部选派全覆盖,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深化“六治”社区治理。以政治强新区,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公安机关主导,职能部门协同的联动模式,800人以上安置区成立综治中心、警务室。114个安置区设置450个网格,并配备708名网格员。44个安置区实施天网工程,共安装监控探头2392个。以自治蹚新路,创新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务监督委员会为依托的“一核三元”社会综合体系。组建居务监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逐步完善议事决策程序和渠道。以法治开新局,制定居规民约,设立“三官一律”工作室,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推动平安社区建设。以德治树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借助“爱心超市”“积分制”等平台,深入开展社区“星级平安家庭”、光荣户、致富典型等各类评比。以智治赋新能,探索“数字化”社区治理,对社区进行改造提升、维修管护。以善治展新颜,在安置区建立一批爱国感恩教育展示馆、感恩广场、感恩长廊、感恩亭、感恩台,让搬迁群众常怀感恩之心,增强爱党爱国情怀。

  细化“两地”权益。进一步厘清迁出地、迁入地的权益保障边界和范围,其中迁出地保障耕地和林地承包、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土地复垦增减挂、光伏、生态公益收益、宅基地使用、原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及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支持政策等10项权益;迁入地保障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党组织关系、干部选用、子女教育和文体娱乐、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监测帮扶、户口转移、人口新增住房需求等15项权益,确保搬迁群众合法权益有人管、有人帮、不悬空、不漏项。

  实化支撑举措。强化产业促发展,配套建设产业园区8个、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31个、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地4个,就业帮扶车间107个。提供就业岗位超1.36万个,带动吸纳搬迁人口就业6947人。强化就业促增收,落实“九个一批”措施推动就业。全市搬迁有劳动力家庭实现就业9.4万余人,就业率为96.1%,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6个月以上稳定就业75838人,同比增长8.57%。

  优化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市、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专责组,统筹协调市、县两级行业部门、乡村两级属地、驻村干部落实帮扶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市包县、县领导包安置点等“八包”责任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定期调度跟进、督导督查跟进、通报约谈跟进、媒体宣传跟进相结合的“四个跟进”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后续扶持工作到位到户到人。

  谋化创新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出台相关方案,推动大型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中小型安置区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深挖政策优势。利用百色试验区政策优势,推动深百产业园、(南田)众创产业园、靖西市老乡家园配套产业园、隆林各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产业园加快建设。探索“飞地产业”模式,引导群众参与股份分红。累计投入粤桂帮扶资金8.3329亿元。加快推动产业布局调整。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群众参与度高的产业入园,吸纳带动更多的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

  量化考核指标。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内容,制定《平时考核实施方案》和《年度实绩考核方案》,将集中安置区按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划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逐项落实,社会评价好。田阳区在安置点推行“农事城办”服务机制成为全国全区典型。29个安置点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成全区典范。德保县《强化大型安置点物业管理“四定模式”实现“自惠服务”》典型经验在《广西乡村振兴简报》刊登,全区推广。田阳区特大型安置点社会融入典型做法在全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口梁中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