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流探讨  >>  关于新一轮百色扶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关于新一轮百色扶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www.gxbsrd.gov.cn  2012-08-03 09:30  阅读:773471次  作者:黄志伟  编辑:李琴  来源:右江日报 

  增强和完善“造血功能” 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关于新一轮百色扶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党组副书记 黄志伟

  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是一项标准更高、难度更大的德政工程。中央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扶贫力度加大的重要措施。按此标准,百色的贫困人口将由2010年的59.2万人增至当前的169.5万人。贫困人口大幅增加,贫困面更广,扶贫攻坚的任务更加艰巨。而扶贫标准的大幅度提高,也喻示中央将加大扶贫投入的力度,这对贫困地区又是一个良好机遇。

  纵观多年的扶贫攻坚工作,我认为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百色的扶贫开发工作,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赶超全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步入小康,必须抓住机遇,打好一场以增强和完善“造血功能”为主的扶贫攻坚战,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问题。

  一、新一轮扶贫攻坚必须强化“精神造血”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新一轮扶贫攻坚必须强化“精神造血”,解决一些贫困山区干部群众的“精神麻木症”,破除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三惯”思想,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一)要破除“懒惯了”的安贫思想,变“麻木无望”为“信心决心”。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些地方特别是石漠化地区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使这一区域的群众感到脱贫无望,幸福无期,面对困难麻木不仁。因此,新一轮扶贫攻坚首先要把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向贫困宣战的决定传达到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去,从而激发起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斗志,变面对困难“麻木无望”为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

  (二)要破除“穷惯了”的得过且过思想,变“宁愿苦熬,不愿苦干”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由于长时期的贫穷落后,使得不少贫困山区群众自满自足和得过且过的思想根深蒂固,与其承担风险“徒劳无获”,不如安守现状,成为制约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思想枷锁。因此,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贫困山区老百姓的经济要打翻身仗,必须要把思想扶贫作为帮贫致富的突破口与立足点,要触动贫困山区干部群众“穷惯了”的惰性思想,促使其提振精神,面对困境,精、气、神不丢,在脱贫致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靠双手改变贫穷的命运,变“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安贫守旧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自强不息。

  (三)要破除“扶惯了”的等靠要思想,变“依赖”为“依靠”。以往救济式的“扶贫”使贫困户的生活状态有了较大改善,但这种改善往往只是“昙花一现”,甚至导致“年年扶贫年年贫”,滋长了贫困户“扶惯了”的惯性思想,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等靠要”上。因此,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中,必须要引导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坚决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脱贫靠自己、发展靠自己、致富靠自己”的意识,注重引导他们处理好政府扶贫、社会扶贫和自力更生的关系,教育他们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支持的同时,更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因地制宜,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合力抓好各项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变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为自觉增强脱贫内在动力的“依靠”行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二、新一轮扶贫攻坚必须强化“经济造血”

  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052元,是广西平均水平的7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名列广西末位。因此,百色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贫困山区的群众脱贫致富,最核心的问题是尽快提高贫困山区农民收入,最关键的问题是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可以使贫困者真正脱贫。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必须要强化“经济造血”,形成扶贫长效机制,着力通过产业扶持,形成产业支撑,解决贫困山区发展的“经济贫血症”, 促进贫困山区群众的持续增收,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造血”,生态恢复是基础

  按新的扶贫标准,全市新统计的169万贫困人口中,大多数居住在生态脆弱区域。其中大部分是石山村,百色已列入“整村推进”的506个特困村中,有350个是石山村,占69.17%。给生态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的石漠化地区,仍然是百色新一轮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和主战场。这些石山村石漠化都比较严重,甚至缺乏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和土。留不住土、留不住水,连生存都困难的地方,何谈脱贫致富。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问题,首先,必须要对生态进行修复,这是基础。

  要从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着手,以生态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改善贫困山区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前提,做到寓生态建设于扶贫开发之中。要努力探索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路子,使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也成为少数民族聚集、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山区的扶贫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要抓住国家启动“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机遇,大力推进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将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重建、与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我认为,当前在石山地区基本解决粮食和薪炭问题后,生态恢复的重点在“封、种、管”。只要采取前所未有的力度、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严禁毁林开荒和禁止放养山羊等,不到10年,百色雨量丰富、温度适宜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就会让石漠化地区生态基本恢复起来。

  (二)“经济造血”,基础设施是保障

  山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滞后。基础设施不改善,脱贫是空谈和幻想;基础设施没夯实,产业发展就没基础。因此,新一轮扶贫开发要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前提和基础,集中物力财力,优先加以解决,尽快加以解决,为脱贫创造基础条件。

  多年的扶贫工作,在缓解贫困地区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等问题,在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年的扶贫开发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凡水利基础设施解决好的地方,产业发展水平都较高,群众收入也较高。而纵观百色目前的贫困区域特别是石山地区,主要就是缺水。根源就是没有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历史告诉我们:哪怕是没有路、没有电,只要有水,同样可以丰衣足食;现实告诉我们:哪怕是有了路、有了电,如果缺水,同样解决不了贫困问题。因此,新一轮扶贫攻坚,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大解决贫困山区特别是石山地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贫困山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增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和反返贫的能力。

  (三)“经济造血”,产业扶持是重点

  众多的事实证明,在扶贫攻坚中,凡重视产业扶持的地方,群众的收入很快就会“水涨船高”;凡忽视产业扶持的地方,群众的收入水平往往都是徘徊不前。因此,贫困山区群众的收入要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缩小与先进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必须要通过产业扶持,让贫困山区有产业支撑,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拓宽增收渠道,让贫困山区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产业扶贫是调整贫困山区经济结构、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长远之策。在修复生态、持续加强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要着重创新机制,把产业扶贫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进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二要引进龙头企业,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扶贫;三要科技扶贫,切实提高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四)“经济造血”,素质提高是关键

  长期以来,贫困山区之所以贫困,突出问题在于劳动力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生产低质低效。低素质的劳动力,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在家里找不到脱贫的门道,走出去也只能廉价出卖劳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贫困人口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实施“经济造血”的关键,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根本。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必须要把扶贫与扶志、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切实抓紧抓好智力扶贫和科教扶贫。一要抓好基础教育,夯实发展基础;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规模培训贫困农村青年,让他们真正掌握一至两门劳动技能;三要抓好、扶持好提高素质创业致富的典型示范,增强贫困地区青年农民依靠提高素质、依靠掌握劳动技能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新一轮扶贫攻坚必须强化“组织造血”

  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归根结底,一个贫困村的经济能否实现快速发展、早日脱贫,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好的“两委”班子;而更为关键的是,村干部能否很好地发挥“领头人”作用。当前,一些贫困村屯“组织缺血”,导致没有战斗力,缺活力、无生机。新一轮扶贫攻坚必须强化“组织造血”,为贫困山区“两委”班子注入生机与活力,输入新鲜血液,解决贫困山区发展的“组织软骨症”,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一)要变“代领”为“带领”,建设强有力的贫困村“两委”班子。不怕穷摊子,就怕没有一个好班子。一个贫困村,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更需要有一个带头的力量,一个凝聚人心的力量,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奔小康。开展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大会战,对贫困地区除了在资金、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外,必须要以建设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为目标,选好班子、建好队伍、发挥作用,使之真正担负起推动贫困村长期发展的使命。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许多下派的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往往忽略了这一关键问题。经常因为所在村的班子、特别是支书的软弱,发动带动群众不力,就把他们“凉”在一边,大事小事、跑上跑下,自己全包揽,形成了“代领”。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当第一书记及工作队离开后,所在村的领头人、“两委”班子不但没有扶起来,反而在“代领”过程中,令他们在群众心目中更没威信,工作更难开展。因此,驻村的第一书记及工作队,不能“代领”而必须要“带领”,带出一个强有力的班子,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切实担负起带领贫困山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的重任。

  “像我们这种条件的地方,要有个人站出来,做成事情,群众佩服,齐心协力才能谋发展。”这是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支书吴天来的肺腑之言,也道出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谋发展的“真经”。同为大石山区,生产生存条件原来都非常恶劣的陇雅村,自从能人吴天来担任村支书后,以“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精神,带领“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群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向贫困宣战,与贫困抗争,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2011年,全村302户1242人,实现人均纯收入5180元,80.6%的农户建起了楼房,还通过结对帮扶相邻的村开路和发展经济,成为百色大石山区脱贫致富的典型。支书吴天来近年来荣获了全国、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扶贫贡献奖、全区十佳村党支部书记等20多项殊荣,今年,还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准备光荣出席党的十八大。

  (二)要变“短期”为“中期”,选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下村“真扶贫”。多年来,各地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等一系列措施,选派干部到贫困村任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指导思想上,选派干部下村往往把锻炼干部放在第一位,甚至用封官许愿的措施激励年轻干部下村。因此,到贫困村工作的,大多是农村扶贫工作经验欠缺的年轻干部。二是任期太短。短的一年,长的两年内就结束。经验不足,时间又短,让他们难以应对和解决贫困村的长期积累的贫困问题。更有甚者,部分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驻村”相当不正常,一年驻村时间不到一半甚至更少。因此,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必须明确选派干部下村,扶贫是第一要务。必须明确是要选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到贫困村“真扶贫”,而不是下派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的干部下去“锻炼”,甚至“镀金”。须知,目前还剩下的贫困村,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就像在崇山峻岭、风雨交加、道路泥泞的山路上行车,非得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行,而不是一般新手所能驾驭。而且在任期上,要变“短期”为“中期”,任期应3年至5年,期间干得出色、成效显著的要提拔重用,但必须继续留在贫困村工作,直到任务完成任期结束。

  (三)要变“等上门”为“走上门”,夯实贫困村未来发展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是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组织保证和不竭的动力源泉。要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开展党建扶贫,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做好榜样,群众跟上步子,共同发家致富。当前,要把培养重点放到60、70后这代人,通过开展党建扶贫,切实解决农村带头人和党员队伍“老化”的问题。60、70后是现阶段农村“当家作主”的人,是贫困山区谋求发展的中流砥柱。2020年要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依靠这支主力军并带动80、90后这支生力军。在思想、文化、信仰多元化的今天,组织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变“等上门”为主动“走上门”,加大培养、发展力度,把这代人中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村能人充实到党的队伍中,并结合扶贫项目中的人才培养,采取有力政策措施鼓励他们带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好创先争优、富民强村的带头人,逐步改善农村“致富能手”缺乏的现状,努力破解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为贫困村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