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凌云县玉洪瑶族乡江更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牙韩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崇高使命,用身体力行兑现着这一庄严承诺。
模范带头,当好产业振兴的“领路人”
走进凌云县玉洪瑶族乡的江更村安福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鸡舍映入眼帘,鸡群在鸡场内欢快地奔跑,享受着自在的“惬意生活”。牙韩问,这位基地的负责人,正忙着投食喂养这些“战斗鸡”。
牙韩问在喂投金冠鸡
“我们江更村山好水好,是发展种养产业的好地方。2010年,牙韩问在大家的支持下,利用自家40亩的山地资源发展养鸡产业,带动我们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江更村村民韦永正如是说。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牙韩问乘上了国家政策的“红利”动车。他组建了合作社,发展养鸡产业并注册商标,年出栏量达到8万余羽,纯收入近40万元。他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财富,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在牙韩问的带领下,江更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进桑蚕优良品种,推广高效的种养技术,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产业。2023年,牙韩问带动周边群众9户42人种桑养蚕,桑园面积共142亩,产值大约62万元,人均增收1.47万元。2024年,新增种植户33户,桑园面积扩大至652亩。
牙韩问作为乡村振兴的践行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代表的初心和使命。他带领乡亲们凝心聚力,共筑乡村振兴之路,让江更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牙韩问(右)在查看桑园长势
建言献策,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昔日,玉洪瑶族乡江更村至泗城镇金保村的道路,仅为泥泞的乡间小径。在县人代会上,牙韩问积极提出建议,多次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
经过两个月的施工,一条崭新的4.7公里村级道路呈现在大家面前。江更村、九江村、伟达村、合祥村等5000余名群众因此受益,出行变得更为便捷。
牙韩问表示,作为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迎难而上,当好重大项目的“推动人”
黄百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横穿玉洪瑶族乡江更村,随即而来的铁路沿线征拆工作也给村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牙韩问深知:“不理解、不信任、不放心,成为拆迁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牙韩问(左一)在黄百铁路工地协调建设相关事宜
白天,他奔走在工地之间,协调各方工作;晚上,他深入群众家中,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讲解政策,阐述建设黄百铁路的重要性。经过多次的沟通和努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群众逐渐理解并支持铁路建设工作。
如今黄百铁路(凌云段)建设如火如荼。在那福隧道1号斜井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建设者们正全身心投入到建设任务中。同时,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铁路建设,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
“我们要贴近服务,随时掌握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搭建起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牙韩问如是说。
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牙韩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代表的担当,为江更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口向晓吉 韦轩 杨小节 黄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