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他从部队退伍后,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带领着乡亲们发展甘蔗产业。十多年来,他始终怀揣对父老乡亲们的爱,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用实际行动当好老百姓的“领头人”“贴心人”“代言人”,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右江区新明村党支部书记黄宏。
他是发展的“领头人”
黄宏代表(中)带领群众开展产业发展调研
“黄支书,去我家坐坐喝杯茶再走!”“黄支书,今年我家的甘蔗长势不好,抽空帮忙指导一下吧。”黄宏走在村里,总有村民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回忆起刚刚当选人大代表的时候,他微笑着说:“那时可不这样。”当时,村民们都带着质疑的目光。但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十年前,村里的主导产业是甘蔗,大家都在种,但产量和质量都不高。黄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没有种植经验的他,毅然在自家的8亩地上做起了实验,通过虚心请教、潜心钻研,解决了甘蔗种植所遇到的困难,并一鼓作气承包村里其他农户的土地,扩大种植面积50多亩获得丰产,让村民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黄宏将自己种植甘蔗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种植户们,积极更新换代,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新明村甘蔗产量明显提高,2024年全村种植甘蔗800多亩,村集体经济种植甘蔗135亩。在壮大甘蔗产业的同时,他还鼓励群众连片种植黑皮冬瓜、小番茄等蔬菜,初步形成了以甘蔗为主、蔬菜为辅的产业发展形势,让群众增收致富逐步跑上了“快车道”,新明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6380元增长至2023年的31263元,获评百色市“生活富裕村”。
他是百姓的“贴心人”
黄宏代表(中)入户走访群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黄宏随身带着一本小册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的工作。他时常“串门”,村里老党员、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他时常“溜达”,对村内道路、生活垃圾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他常说:“想和群众打成一片,就要走近群众,以心交心,把群众当朋友,走好群众路线,脚底有泥,心中才有数,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黄宏坚持把群众的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干好事、办实事。针对村公共活动场所小、设备简陋,满足不了村民需要的状况,他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新建村级活动中心350平方米,增设农家书屋、休闲娱乐室;针对村容村貌差的问题,他组织村“两委”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评比,引导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和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和美乡村建设,十年来,重修硬化道路5公里,硬化村屯道路总长达10公里,新装太阳能路灯763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极大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他是群众的“代言人”
黄宏代表(右二)为群众宣讲政策
人大代表就像一个挑夫,一头挑着党委、政府的殷切嘱托,一头挑着人民群众的深切厚望。作为人大代表,黄宏深知履职的重要性,不管多忙,总是尽量抽出时间参加百色市、右江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视察、调研活动,并积极建言献策。他还积极参加与代表、选民的座谈交流活动,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他在边学边做中不断积累、不断成长。十多年来,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群众一致好评。2021年,黄宏在开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活动中,提出“关于右江区四塘镇四塘片区部分村屯饮水工程立项实施的建议”得到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将四塘镇百东片区6个村接入百色城市水网项目进行规划建设,实现永靖村、桂明村大梅屯等人饮项目接入城市水网,彻底告别了村民多年以来挖井吃水的历史。
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黄宏走进了千家万户,坐在了群众的板凳上,想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干在了群众的需要处。他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胸中有情怀,心中有大爱,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用心用情干好本职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和信赖。口韦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