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怀着对家乡和民族文化的无限热爱,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带领十几个80、90后小伙伴,成立了靖西市壮族人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为靖西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她就是百色市人大代表、靖西市壮族人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璟。
创荣业心怀故里,展宏图情系家乡
黄璟代表(左三)到脱贫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2007年,黄璟从桂林旅游学院毕业,她放弃了留在桂林市工作的机会,怀着对家乡、对民族、对旅游行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带着所学的旅游、酒店行业专业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毅然返回家乡创业。
2016年,她成立靖西市壮族人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餐饮酒店4D现场安全管理系统、三标财务系统、产品标准化系统、服务系统、营销系统、培训系统的建立,打造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管理服务团队,拓展了新的门店和业态,完成了企业涉及农业、零售业、旅游业的产业链布局。上游对接各村集体经济采购优质食材和土特产,中端通过实体店销售和宣传,下游做好售后和服务,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闭环,企业稳中求进。
截至目前,壮族人餐饮公司已拥有4家子公司。8年来,先后接待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餐饮同行116批约1950人次到店参观交流,累计接待游客220多万人次,营业额逐年上升。靖西壮族人餐饮名扬区内外,成为广西民族餐饮的一张名片。
传承非遗促发展,延续古韵谋振兴
黄璟代表(左三)深入乡镇调研“非遗”传承保护情况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璟决定将靖西的优良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她以发掘壮族文化为契机,创建靖西市壮族人文化策划有限公司,大力发掘推广以壮族山歌为代表的壮族曲艺,着力推动靖西旅游文化和历史热点的提炼,通过在装修风格、团队打造、用餐体验等环节植入壮族文化,让客人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感觉上都能体会到浓郁的壮族风情,为靖西的旅游发展找到了新的亮点。
黄璟以壮族人文化公司为研发基地,侧重发掘具有靖西特色的绣球和壮锦文化、历史悠久的夹砂陶艺等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靖西壮族文化壮大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壮族人餐饮公司曾获得“广西餐饮标杆企业”“广西金牌宴会主题餐厅”“全国诚信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并在2024年3月获得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的“广西非遗美食体验店”荣誉称号。
巾帼拼搏创佳绩,善德助力惠民生
黄璟代表(右一)看望慰问孤寡老人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市人大代表,黄璟始终不忘初心,热衷于社会的各项公益事业。把企业经营好的同时,黄璟更是肩负起一名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她每年固定在重阳节带领团队到靖西市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儿童节等节日到特殊学校关爱特殊儿童。她自己以现金、慰问品等方式资助了多名贫困儿童。目前,已慰问孤寡老人32人,困难儿童80人,共发放慰问金5.6万元,为靖西市慈善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创业期间碰上疫情,黄璟深知只有国家好了,家庭才能好,没有安全的大环境,企业也不可能生存下去。壮族人餐饮公司与靖西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自救的同时也不忘助人。她免费送出2万多份快餐,群众订购的快餐,即便是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她也先行垫资。她还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巾帼志愿服务队,奔赴抗疫一线慰问工作人员,并送去口罩5万只、矿泉水2000件、方便面500箱,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黄璟坚持以助推乡村振兴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公司每天都需要采购大量的食材原料,为了提高农村地区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坚持用本地乡村食材,向靖西村集体经济收入困难村寻求合作。2024年6月,她经营的壮族人餐饮公司、幸福柿集超市与南坡乡书力村村集体经济签订采购协议,定向采购书力村及周边村屯集体经济和群众的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打通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口黄日涛 张宇宁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