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百名人大代表履职风采】邓国武:“海归”反哺乡梓带领群众发展产业
www.gxbsrd.gov.cn   2024-12-22 10:56:20   阅读:10次   作者:农 翔 黄日涛   编辑:何丽春   来源:广西百色人大网

  在三郎村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令人敬重的人大代表,年逾五十,身材高大,面庞因常年劳作被阳光染成了古铜色,板寸头下是一双透着坚毅与执着的眼睛,他就是百色市第五届人大代表、靖西市安德镇三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邓国武。


  邓国武是土生土长的三郎村人,1992年高中毕业后到广东省茂名市务工,2008年到马来西亚槟城一家外企任中方代表兼技术顾问,月收入约25000元人民币,在当时算得上富裕家庭。然而,故乡的乡亲们增收困难,如同一根无形的绳索,紧紧牵动邓国武的心。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告别国外的舒适生活,于2011年踏上返乡创业之路,决心以己之力改变家乡面貌。


  兴产业,鼓足群众“钱袋子”


微信图片_20241222105758.jpg

  图为邓国武代表召开群众大会征求产业发展意见建议


  靖西市安德镇三郎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多地少缺水是三郎村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情况限制了村里的发展。大多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耕地撂荒严重,传统产业发展滞后。2017年,邓国武当选安德镇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以及参选时立下的“只有自己富裕不算富,村民都增收致富了才是真正的富”的庄严承诺。面对三郎村的发展困境,如何基于一方水土,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把土特产做大做强做优,把土特产增值收益留在村里、留给村民,从而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是邓国武一直思考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41222105804.jpg

  图为邓国武代表(左)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发展种植产业


  邓国武走村串户,积极寻求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路子,通过多次走访调研,结合三郎村区位特点,他和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等一起着手制定三郎村产业发展规划,倡导“优质稻+种桑养蚕+水果”种植发展模式,并获得成功。目前,三郎村桑蚕种植面积1100余亩,柑橘、蜜柚及百香果等种植面积1000余亩,山油茶种植面积达1100多亩,全村年销售鲜茧收入达200多万元。


  为解决村里土地撂荒问题,邓国武租赁村民撂荒用地,种植30余亩山豆根和100余亩红肉蜜柚,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在邓国武代表的示范带动下,三郎村村民周艳娜等种植大户也租赁本村撂荒地50多亩进行种桑养蚕。邓国武还带领群众重点打造三郎村“一村一品”红肉蜜柚种植产业,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电商”运作模式推进红肉蜜柚产业发展,年销售收入25万余元。


  如今,在邓国武代表的带领下,三郎村种植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形成了“优质稻+桑蚕+水果”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谋福祉,情系广大人民群众


  2021年,邓国武当选百色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他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2022年8月,他在走访调研时获悉部分农户所种稻田不挂穗、怀疑稻种有问题的情况,便利用晚上时间走访群众,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发现三郎村共有39户村民存在此类现象,遂形成意见向上级人大反映,积极配合检察机关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在检察机关“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司法调解”工作模式推动下,共为群众挽回近5万元经济损失,体现了人大代表情牵百姓的深厚情怀。


微信图片_20241222105816.jpg

  图为邓国武代表为果农开展集中技术培训


  为了让群众拥有“一技之长”,邓国武自费到先进地区和兄弟村屯学习种养经验,学成后组织开展免费培训班,给群众传授种养技术;针对不能到培训班参加培训的群众,他亲自入户指导培训,手把手传授经验。邓国武还主动邀请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现场授课,让蚕农们真正掌握种桑养蚕技术,为村民增收打好坚实基础。近两年来,累计开展桑蚕、水果种养技能培训30批(次)共1400人。

  为扩大水果种植户产品销售渠道,邓国武注册“三郎人家”红心蜜柚商标,打造三郎村红心蜜柚“土特产”特色品牌。他在全国助农销售平台上推售本地农产品,并与多个网络平台签订合作协议,破解本村农产品销售瓶颈,消除农产品销售后顾之忧,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高涨,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在邓国武代表的带领下,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振兴迸发出了新活力,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3万元。口农 翔 黄日涛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