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南国早报》刊发文章《如何深挖广西文旅潜力?人大代表建议,打造自驾热门路线、在夜游中增加特色项目》,对自治区人大代表、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周武红《关于优化G219国家风景道(广西段)建设促进区域文旅融合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南国早报》(2025年01月18日第 003 版)
如何深挖广西文旅潜力?
人大代表建议,打造自驾热门路线、在夜游中增加特色项目
■南国早报记者 李艺 闫芬丽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多位人大代表为广西文旅发展建言献策。有的代表建议深入开发国道219广西段,打造成自驾经典路线;有的代表认为,夜游广西可以成为文旅新亮点,吸引更多人享受广西的烟火气。
1 构建“快旅慢游”交通体系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新疆旅游持续火热,其中不少游客盛赞自驾途中的风景。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周武红代表建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沿线旅游资源等方式,把国道219广西段打造成自驾热门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广西自驾。
周武红代表介绍,国道219广西段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边境特色。例如东兴的京族三岛是我国京族的主要聚居地,金滩是优良的海滨浴场,还有中国名关凭祥友谊关以及宁明花山壁画、通灵大峡谷等景点,被誉为“壮族活化石”的黑衣壮也生活在这一地区。
但当前该路段在旅游开发的系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性以及文化景观的深度挖掘和呈现方式上,与国内知名自驾线路仍有差距。例如,部分路段路面破损、标识不清晰,道路承载能力有限、容易堵车;沿途配套服务设施不足,尤其餐饮与住宿场所数量少、品质不高,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线路沿途的文旅资源整合与开发欠缺,众多优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处于分散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与串联,未能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影响力的旅游线路与产品体系,对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挖掘深度不够。
周武红代表建议,在国道219广西段构建“快旅慢游”交通体系,建设一批旅游观景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科学规划布局休息区与观景台,鼓励沿线居民与企业发展特色餐饮与住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餐饮住宿品牌;增设加油站、新能源充电桩、汽车维修站点等数量,建设智能驿站、无人租车点等新型智慧交通服务设施,方便游客自驾;突出边境特色,建设一批汽车营地;深化文旅资源整合与开发。
2 夜游加入文化特色项目
如今,各类社交平台上的广西旅游攻略,很多都会提到充满烟火气的夜市。2023年,第四届中国夜经济发展大会上,柳州市就荣获了“年度夜间经济榜样力量”奖。
夜经济是广西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教师杨全代表介绍,目前广西夜经济存在缺乏科学规划支撑与联动效应、夜游产品同质化、文化和自然内容在夜游产品中的融合度不高、配套服务尚不完善等问题,“游客多、停留短、消费低、收入少”是普遍现象。
杨全代表建议,要丰富夜游内容,融入文化特色项目,以柳州为例,可以将刘三姐的传说、柳宗元文化、民族风情等文化元素融入江畔夜景,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广西独有的文化韵味。
在规划的夜游线路时,可以穿插特色小吃街、夜市等。通过改造老旧工厂区,设立艺术展览空间等,推动周边马路夜市、游乐设施入驻,为夜游增添风情。
广西还可以结合独特的山水文化、民族风情及美食特色,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合作与跨界联动,与知名旅游平台、酒店、餐饮企业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夜游产品套餐,拓宽市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