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作出决定
助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加快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建设步伐,提振发展信心,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聚焦“建什么”“怎么建”,组织调研组赴四川雅安、江苏南通以及桂林、柳州等城市考察学习当地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先进理念经验,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同时,召开相关座谈会20余次,广泛听取相关部门、企业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等意见建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活动,1.5万名市民参与其中,为作出相关决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在中车百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整齐摆放在堆场上等待外运(来源:右江日报公众号)
2023年6月,百色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百色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新区功能定位、产业体系发展定位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三个核心问题,从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科学统筹规划引领、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全面开发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科教振兴、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为把新区打造成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重点开发区核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精准有效监督
助推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一张白纸”上绘制蓝图,必须有奋楫争先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在《决定》出台一周年之际,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对《决定》实施情况开展跟踪检查,精准提出建议意见,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配套不完善、创新研发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加快构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升产教融合发展质量等审议意见,并分解成工作责任表交百色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逐项落实。同时,对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深入查找制约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助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打造高能级全面开发开放新高地。
人大监督,始于“监”、重在“督”、贵在“效”。百色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增强监督工作刚性和实效,创新推行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跟踪督办机制,紧盯《决定》实施存在的62个问题跟踪问效,督促百色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列出92项具体工作措施,有效推动新区各项发展不断取得突破。2024年,新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93.4亿元,同比增长14.3%,累计完成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6.4%,全国电子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广西)大会、全区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暨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会等重要会议先后在新区召开,中国中车、中南光电、中国电子等企业共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煤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铝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核心区引领作用凸显,持续为全市、全区经济作出新贡献。
汇聚代表力量
持续注入发展“新动能”
小站点,大作为。百色市人大常委会顺应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产业发展大势,探索在百东新区的深百合作产业园、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等产业园区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创新实践人大代表联络站与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领域结合的“联络站+”工作模式,把联络站建成企业反映问题、沟通问题、解决问题的窗口。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组织开展“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助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代表主题活动和“中国—东盟产业园区百色片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代表集中视察,收集、反馈代表关于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项目招引、产业转型等建议25条,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采纳和落实,为服务园区发展、推动新区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代表力量。
新区的提速升级,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助推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开展选民接待日等活动,在城市更新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如,百色市人大代表黄宏提出“关于百东新区四塘片区部分村屯饮水工程立项实施的建议”,得到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将四塘镇百东片区6个村接入百色城市水网项目进行规划建设,永靖村、桂明村大梅屯等饮用水并入城市水网,让百姓声音落到了图纸上、走进现实中,新区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口滕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