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2025年全区人大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崇左召开,总结交流“十四五”时期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经验和成效,研究分析人大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推动“十五五”时期全区人大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方立斯在会上作题为《强化六大抓手兴边富民
筑牢民族团结发展根基》的典型交流发言,南宁、桂林、北海、来宾、崇左等5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以及隆林、三江、巴马、西林等7个自治县(享受自治县待遇县)也作了交流发言。
图为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方立斯在会上发言
强化六大抓手兴边富民
筑牢民族团结发展根基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依法履职,通过强化组织引领、基础共建、产业共兴、民生共享、开放共融和思想共筑六大抓手,助力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为百色市建成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和高质量建设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贡献了人大力量,谱写了兴边富民的壮丽篇章。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引领,凝聚立法决策合力。围绕市委争取建立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中心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法和重大事项决定,助力争取国务院批复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方案》,使百色成为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和全国首个地级市全域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各民族共同发展搭建制度平台。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组织领导,深度参与市委中心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武红担任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常委会班子成员分别承担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口岸经济、乡村振兴、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筹备等工作,以依法履职凝聚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合力。
图为市人大常委会深入靖西市、那坡县了解代表履职及推动边民互市和产业发展情况
(二)强化基础共建,精准实施监督推动。近年来,我们聚焦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深入靖西、那坡等兴边富民重点区域开展专题调研12次,围绕综合交通网络、农村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形成《百色市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工作情况报告》等调研报告和审议意见。依法作出《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百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27个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督促各级各部门投入23.67亿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推动靖西、那坡抵边村规划全覆盖,建设37个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项目、3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点,以精准监督筑牢各民族共居共乐根基。
(三)强化产业共兴,发挥代表履职作用。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围绕产业布局开展调研献策,督促政府部门结合百色优势和潜力,注重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新型生态铝、林业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氢能产业、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铝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加速集聚,2024年新型生态铝产值达1506亿元,占全区73.5%,吸引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落户,为各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我们通过组织开展代表进站履职、专业小组等活动,引导代表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推动“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创新,2024年落地加工商品货量同比增长199%,互市贸易加工率达99%,带动27家加工企业发展,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让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我们还通过代表提建议,督促政府恢复开通靖西至越南高平二日游线路,2024年共接待出入境旅游团超500团次、游客约1.5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1800万元。
图为市人大常委会在靖西市召开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政策落实情况座谈会
(四)强化民生共享,提升建议办理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723万元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兴边富民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2021年以来收集各族群众意见建议8537条,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协调解决3612个急难愁盼问题,投入资金11.63亿元。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期盼转化为1千余条代表建议提交各级人大例会研究落实,推动“十四五”期间争取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66亿元解决民生福祉问题,以民生改善促进团结稳边。
图为越南高平省人民议会代表团到靖西市等地考察交流
(五)强化开放共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我们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进行交流会晤,从2023年起实现百色市人大与越南高平省人民议会建立年度互访制度,双方就经贸、农业、人文、教育、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促进睦邻友好奠定良好基础。支持靖西市、那坡县人大与越南重庆县、河广县人民议会交流互动,推动接边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基层人大互动,推动靖西、那坡人大与越南接边县议会常态化沟通,2024年在百色干部学院为越南高平省人民议会培训30人次,引导本地院校与东盟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以文化交融增进跨境民族情感认同。
图为市人大常委会深入靖西市、那坡县开展全市兴边富民行动落实情况专题调研
(六)强化思想共筑,营造民族团结氛围。我们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政府组织实话“宣传教育”工程,推动开发“一核五色”课程体系,以党性教育为核心,深化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助力实话“融合教育”工程,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校园为抓手,推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活动,让民族团结理念融入青少年成长过程。助推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在抵边村屯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点34个、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点15个,营造各民族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
图为市人大常委会到右江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调研
二、主要成效
这些年,我们通过“六个强化”履职尽责,推动百色经济发展、边疆稳固,让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心越贴越近,实实在在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一)经济实力跃升,各民族共同发展基础更坚实。“十四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156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05亿元,年均增长6.5%,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财政收入达156亿元,增速全区第一;形成以新型生态铝、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优势产业集群,3个300亿级产业园区为各民族共同就业、共同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人大监督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彰显。
(二)边境活力迸发,县域协同发展态势更强劲。靖西、那坡两县(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199.06亿元、59.3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8.1%;靖西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龙邦镇入选全国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边境县域已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增长极,人大助力县域发展的成效显著。
(三)基础条件改善,各族群众生活环境更优越。在人大监督推动下,边境地区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合那高速至岳圩口岸等公路建成通车,84个乡村道路项目开工建设;新建或改造集中供水工程22处,49座广播电视发射台站投入使用;实施8个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优化,共居环境更加宜居。
(四)开放水平提升,跨境民族合作空间更广阔。通过人大积极推动,龙邦智慧口岸、平孟互市新通道等设施投入使用,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4.5%,边贸落地加工贸易额突破40亿元,互市贸易加工率全区第一;靖西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为跨境民族共同参与国际贸易创造便利条件。
(五)民生福祉增进,各族群众共享成果更充分。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48元,增长5.9%;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9500元,较2020年增长84.6%。“十四五”以来,百色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中连续3年获“好”的等次,2022年和2023年排名全区第一,乐业县经验获中央肯定推广,各族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获得感持续增强,人大保障民生作用充分体现。
(六)民族团结深化,共筑和谐边疆氛围更浓厚。2022年百色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4年成为全国唯一市域性共同现代化试点;累计创建5个全国、82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1个县(市、区)获评全区示范县,34个集体、35人获全国模范称号,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局面更加巩固,人大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引领作用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