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林:扎根乡土绘富路
产业振兴领头雁
凌云县下甲镇,有一位扎根乡土、心系群众的下甲镇人大代表。以智慧为笔、以实干为墨,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张桂林在生猪养殖、种桑养蚕等领域带着村民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张桂林代表正在清理猪舍
2008年,在外务工的张桂林敏锐捕捉到生猪市场的发展机遇,毅然踏上返乡创业之路。创业之初,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她只能从10头生猪养起。但骨子里不服输的韧劲驱使着张桂林,白天,她在猪舍里挥洒汗水,精心照料每一头生猪;夜晚,她挑灯夜读,钻研养猪技术。遇到难题,她第一时间前往镇上畜牧站,向技术员虚心求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张桂林的生猪养殖便获得近3万元毛收入,纯收入超过1.2万元。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不仅让她挖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更坚定了她作为人大代表带领群众深耕养殖产业的决心。
在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张桂林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创办凌云县神隆生猪养殖场。多年发展,如今养殖场年生猪养殖规模稳定在500头左右,年纯收入超20万元。作为人大代表,张桂林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村屯200余户群众投身生猪养殖产业,帮助每户年均增收5到8万元,让生猪养殖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新引擎。
张桂林代表在直播间销售桑果酒
时代发展,凌云县抢抓电商机遇,成立电商“直播基地”,探索农产品“云”销售新模式。张桂林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电商+农业”发展路径,打破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她成立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搭建“凌云有好货”电商平台,为凌云本地特色农产品开辟全新的展示与销售渠道。在她的努力下,百色红桑果酒、桑叶挂面、凌云白毫茶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全国,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农户收入也实现显著增长。据统计,该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为平怀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万元。
张桂林代表(中)为客商介绍蚕丝被
“一人致富不是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张桂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人大代表,她始终将乡亲们的幸福记挂于心,依托当地种桑养蚕基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张桂林以身作则,带头种植15亩桑树,每年养蚕20余张,年收入超6万元。在她的动员和帮助下,300多户村民纷纷加入种桑养蚕队伍。如今,平怀村桑园面积已达8000亩,年产值预计超过1200万元,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张桂林以人大代表身份,联合平怀村村“两委”通过不懈努力,带领平怀村获得“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治区产业核心示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也让平怀村蜕变成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丽乡村。
展望未来,张桂林目光坚定、信心满怀:“我将继续凝心聚力谋发展,带领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作为人大代表,我也会持续关注民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从创业先锋到人大代表,张桂林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为下甲镇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绘就一幅乡村发展的美好新画卷。口韦轩 劳成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