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亿元医保基金“回家”
百色以“硬措施”守护群众“救命钱”
□记者 宁惠 通讯员 黄文华
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进一步推进百色市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下旬,百色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全市医疗保障工作开展调研。相关调研情况显示,近年来,百色市着力重保障、推改革、强监管、优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医疗保障质量,全市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健全,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图为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田东县平马镇龙安社区卫生室调研
百色市着力完善医保制度,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在医保待遇提升方面,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统筹额度提高至300元,让群众门诊就医更有底气;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稳定在70%左右,职工住院报销比例保持在80%上下,有效减轻了患者住院治疗的经济负担;门诊慢性病医保病种更是大幅扩容,从21种增加到38种,为更多患有慢性病的群众提供了医保支持。为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百色市还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分类调整医疗保障扶贫倾斜政策,巩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建立起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管齐下强化保障措施,同步健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贫的机制。近3年来,全市共有65.59万人参加“百惠保”等商业健康保险并成功赔付5089件,赔付金额3444.75万元,为众多家庭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有效筑牢了民生保障底线。
在加强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方面,百色市率先探索医保、卫健、市场、纪检及第三方“共管联办”机制,深入开展日常检查、联合检查、飞行检查。依托智慧医保系统,运用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医保结算可疑数据筛查预警全覆盖,逐步完善“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监管”全流程监管机制,自2021年以来,全市智能审核数据92416条,累计追回(拒付)1371.4万余元。医保、检察、公安、卫健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近5年,百色全市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共7765家(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248家(次),行政处罚19家,累计追回(拒付)医保基金2.39亿元,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退回违规基金3348.07万元。
从调研情况看,百色市在医疗保障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果,但仍面临挑战。例如,基层临床用药需求可选集采品种不足,医保基金保障与运行压力持续增大,对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的参保吸引力不足。
图为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现场
调研组建议,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动态调整等制度,及时更新医疗服务和医药目录,优化基础病组目录;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费用增长、基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财政补助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拓展筹资渠道可能性。同时,加强基金预算管理,提高精算评估能力,增强收支预测的前瞻性。
调研组提出,优化参保缴费政策和服务,探索更灵活的缴费方式和期限,加强政策宣传;持续推进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工作协同机制,制定信息共享目录和规范,实现违规线索即时移交、案件协查、联合惩戒,将严重欺诈骗保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定期公开曝光典型欺诈骗保案例和处理结果,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