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去年我们开展的饮用水安全执法检查来说,水污染防治法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建设项目’的条款,在实际检查中如何界定建设项目的范围?今天我结合案例和大家探讨……”在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近日的学法课堂上,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周永智走上讲台,结合亲身参与的监督工作解读法律,台下干部不时点头互动。这样的场景,在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已成为常态。
自2021年以来,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带头落实集体学法制度,同时创新推行“干部轮流讲法”机制,截至目前已举办38讲。从立法法到代表法,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乡村振兴促进法,干部们结合各自岗位职能,把法律条文转化为“履职指南”。比如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冯廷发在讲解预算法时,特意梳理了人大审查预算草案时常见的“超范围支出”案例,让同事们对法律条款的理解更接地气。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开展集体学法活动。农海华 摄
“人大讲堂”则是另一处学法“热地”,这里的“案例解剖式”教学总能让人印象深刻。今年初,讲堂以一起“小区业主与物业的维权纠纷”为切入点,详解民法典中物权、合同等相关条款。授课人结合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时收集到的类似诉求,分析人大在监督物业行业规范、推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让干部们明白“法律不是纸上条文,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更具实效的是“靶向学法”——执法检查前先补“法律课”,采取集中学习或邀请专家辅导的形式进行法律学习。今年开展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前,常委会专门邀请劳动法律领域的资深专家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负责人,结合当下劳动市场中常见的用工问题,深入解读“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与内容”“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等关键条款。有了这次全面“充电”,检查组成员在走访某制造企业调研时,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精准发现该企业存在“部分员工劳动合同到期后未及时续签,仍在继续用工”的问题。检查组成员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严肃且专业地提出整改建议,要求企业立即梳理所有劳动合同到期情况,依法依规及时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并妥善处理好相关事宜。在检查组成员的持续跟进与督促下,企业高度重视,很快完成了劳动合同续签工作,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劳动纠纷,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如今,在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学法已从任务要求变成行动自觉,这不仅提升了干部的法律素养,更让每一项监督、每一次调研都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法治力量。口黄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