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百色市人大机关第二党支部围绕“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工作理念,将地方立法工作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地方立法正确政治方向,推动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党建创新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提升”。
第二党支部到百色市龙景体育公园调研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党建领航,把稳立法方向。第二党支部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在《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立法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研究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为立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与理论支撑。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学习研讨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对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政治素养,确保立法工作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深入调研,精准把握问题。为使立法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今年以来,市人大机关第二党支部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右江、田东、靖西等7个县(市、区)开展调研。通过走进老旧小区、地势低洼地段以及排水管网设施现场,实地查看城市内涝、雨污分流等问题。同时,主动走访住建、水利、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掌握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痛点问题;外出到山东、安徽等先进地区考察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在立法实践中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如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区域排水管网管径过小,无法满足雨水排放需求;一些新建小区虽有海绵设施,但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为后续立法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二党支部到百色市自然资源局召开《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交流会
广聚民意,畅通民主渠道。市人大机关第二党支部在开展立法工作时,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遍布全市的2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101个基层立法联络点和236个信息采集点,将民意收集触角延伸至基层各个角落。针对《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的关键条款,通过定向发函、重点走访、专题座谈等“靶向征询”方式,向住建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社区等相关群体广泛征求意见。在召开座谈会时,有居民提出希望明确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主体、加强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资金支持等建议;自然资源和住建部门则从专业角度,就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审批流程等方面建言献策。在《百色市澄碧河水库水质保护条例》《百色市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完善过程中积极向自治区专家征求意见,还利用市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立法修法工作中来,使立法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第二党支部集中研究修改《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
多方协作,凝聚立法合力。市人大机关第二党支部注重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协作。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立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立法与行政管理实际相契合。邀请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论证会,对《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中的纳入规划条件、项目建设要求等内容进行把关,提升立法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鼓励社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收集行业意见,反馈群众诉求,共同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立法贡献力量。如在讨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总体要求时,结合专家论证与部门意见综合考量,明确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要立足“山在城中、山水融城”的城镇现状,突出百色的地域特色和山水特色。在《百色市澄碧河水库水质保护条例》《百色市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完善过程中注重吸收周边群众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意见建议,让法规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
截至今年9月,《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历经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与修改,已报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研究。这部承载着党建引领成果与民意期盼的法规,一旦颁布实施,将为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百色市澄碧河水库水质保护条例》《百色市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完善工作亦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些年度立法工作将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百色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助力百色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市人大机关第二党支部)